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年会成功召开 风储碳成果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1月11日,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REETC)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可再生能源行业上下游40多家单位近10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2024年编写完成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综合能效系数评价方法》、《陆上风电机组叶尖离地最小距离要求指导文件》、《风力发电机组非运行时叶片气弹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大部件碳足迹核算技术说明》4个项目共8项技术说明成果,同时,会议在测风数据、特定场址适应性、高强混凝土、碳核查、储能板块评审成立了6个新项目。
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为大会致辞,他谈到,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定位是比标准规范更具体、更详细,通过行业问题的快速响应,用对实际问题有帮助的技术说明或程序说明,真正让上下游企业受益,并为后续标准的制修订积累经验与素材。技术委员会发展5年来,参与企业达到200多家,并且仍然不断壮大,帮助产业上下游角色广泛地参与到讨论与编写工作中;同时,技术委员会成立的项目更接地气、更聚焦纯粹的技术问题和规则问题,例如当前关注度颇高的涡激振动、长柔叶片、混塔等等,使得技术研究成果在行业能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思路与价值。第三,通过上下游专家的充分交流与协作,促成了参与专家的成长与融合,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与人才储备的整体提升。行百里者半九十,技术委员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各位专家继续支持,组织推荐更多专业人才参与具体工作,广泛讨论凝聚共识,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1 年度成果发布
鉴衡认证蔡继峰代表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做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2024年,技术委员会召开20多场工作组会议,编写完成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综合能效系数评价方法》、《陆上风电机组叶尖离地最小距离要求指导文件》、《风力发电机组非运行时叶片气弹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风力发电机组碳足迹核算技术说明》、《风力发电齿轮箱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风力发电机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风力发电塔架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轴承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4个项目8项技术说明成果,将为行业陆上风电开发、储能项目建设,风电装备研发制造碳核查等实际项目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这8个工作组分别由华为、协合、金风、南高齿、中车永济、泰胜风能、斯凯孚、以及鉴衡认证专家担任联合召集人,参与编制专家人数超过100人。此外,依托项目编写工作开展,2024年鉴衡联合行业同仁举办了5场成果解读和专项技术研讨会,在边坡地形开发、陆上风资源统计、风资源评估技术、碳足迹核算等方面展开专题讨论,为成果应用及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建平,金风科技集团副总裁陈秋华,华能集团可再生能源领域首席专家、重庆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辰,协合新能源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陈胜军,广东风电副总经理张尤君,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储中国区副总经理王文磊,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董德兰,与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共同发布最新成果。
02 成果表彰与专家聘任
基于在技术委员会具体项目研究的突出贡献,协合新能源技术中心副主任梁会森、华为数字能源光储标准代表李臻获得杰出贡献奖,南高齿、中车永济、泰胜风能、斯凯孚(中国)、华锐风电、明阳智能、联合动力、聚合风电、华为、协合、鉴衡等专家获得行业先锋奖项,全国风力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建平、华北电力大学田德教授、西勘院董德兰老师为获奖者颁奖。
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与专家委员聘期三年,会上为已到期的专家及新聘任专家颁发了聘书。
03 项目汇报
会议由鉴衡认证中心李煌主持,华为数字能源李臻、协合新能源马海鹏、鉴衡认证蔡志崧、韦心元分别代表新发布成果做结项汇报。鉴衡认证吕路勇、范海光针对正在编写的《风电叶片双轴疲劳测试研究》、《风电叶片全过程质量保证能力评价技术》等项目进行了研究进展汇报。
会议针对2025年筹备项目进行了立项审查讨论。由协合、金风专家联合召集的《测风数据代表年订正方法修正》,华锐、华润联合召集的《风力发电机组特定场址适应性评估技术要求》,远景、金风专家担任召集人的《风电场建设与运营碳足迹核算研究》、《风电场退役后终寿处置碳足迹核算研究》、《集中式储能系统碳足迹核算研究》项目均获得90%以上同意票,顺利立项。会议同时通过了技术委员会第一个研究性技术合作项目《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该项目将通过研究混凝土性能与安全性,发布风电用C80+混凝土机理报告,为建立健全风电使用混凝土的机制和风控措施提供支撑。
会议最后,与会专家就技术委员会的成果转化、立项研究方向展开了讨论。技术委员会将在近期成立各项目工作组,并召开启动会。欢迎行业同仁关注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