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启动《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
2025年3月25日下午,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REETC)《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启动会暨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顺利举办。这是技术委员会首个研究性项目,也是与国际能源署风能(IEA Wind IA)国内工作组联合开展工作后首个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来自国内外风电开发商、整机厂、混塔厂家、材料厂家、设计院、第三方及高校60多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鉴衡认证中心总工程师杜广平为会议致辞。杜广平介绍到,风能专委会自2010年开始组织国内企业参与IEA课题,成立中国工作组旨在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风能领域前沿课题研究,提升国内产业技术水平。可再生能源专家技术委员会是鉴衡联合行业上下游专家成立的应对产业共性问题开展技术研究与经验交流的平台,通过编制技术说明或程序说明,为解决行业实际问题提供工具或参考,为后续标准制修订积累基础素材。开展研究性的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是技术委员会的另一项任务,这部分课题与项目更倾向于产业焦点难点问题,需要联合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以白皮书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行业公开发布,加深业内专业人员对产业底层逻辑的认知,推动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技术委员会负责人蔡继峰介绍了研究性项目开展的背景与实施规程,蔡继峰介绍到,技术委员会运行5年多来,已经成立30个项目,14个工作组完成编写并发布成果,内容涉及风电、光伏、储能、低碳等方面,为产业应用实际提供了坚实可行的具体规则。《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是技术委员会首个研究型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我们希望探索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未来,计划在数字仿真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研究、先进测试验证技术、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陆续开展共性技术合作项目,欢迎国内专家积极建议研究方向,并牵头或参与项目研究。
鉴衡姜少辉汇报了《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的成立背景和研究计划。
随着风电混塔C80及以上强度混凝土的批量应用,其独特的受力特点使其与传统建筑用混凝土存在显著差异。然而,现行标准在设计参数取值方面缺乏科学依据和充分验证,这可能对机组安全构成潜在风险。同时,实际项目验证与研究仍不充分,难以满足供应商和开发企业的技术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风电用高强混凝土性能研究》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旨在帮助供应商提升能力水平,提供设计参考取值,并为开发企业选择合适产品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研究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现行C80+混凝土的生产水平进行全面摸底,形成混凝土物理性能试验数据库;其次,开展批量性试验验证,形成适用于风电领域的C80+混凝土物理性能平均指标;最后,深入研究风电用混凝土性能机理,探索力学性能与原料配比的关系。通过本项目的系统研究,有望填补风电用高强混凝土领域的技术空白,为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技术交流阶段,重庆大学黄小刚研究员介绍了《高强混凝土在风电塔筒中的应用前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雷博士介绍了《C20-C120混凝土基本材料行性能指标、本构模型》相关研究,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宋秋磊在线汇报《高性能混凝土风电塔筒研究及工程化应用》,天杉高科王培显则分享了《高强混凝土与风电支撑结构的耦合》方面的研究及看法。
与会专家针对混塔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混凝土相关实验参数选择、混塔弹性模量、低温等极端环境研究、设计公式延伸等方面开展了讨论。目前,本项目已邀请到行业上下游40家机构参与,也欢迎行业同仁关注报名。